称霸法语活动节  我们用实力说话

“你们小心哦,马上就要尖叫了!这次又是川外成都学院的同学获奖啦!”随着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魏雅树先生揭晓获奖悬念,我院学子包揽了第21届法语活动节6项大奖中的4项,实实在在地展示了什么是“实力碾压”。作为活动主办方的负责人,魏雅树先生对川外成都学院早已不陌生,因为我院学子并不是在本届比赛中才“异军突起”,在以往的法语活动节中,无论是演讲、戏剧还是歌唱,同学们总能在获奖名单中榜上有名。

记者特采访了参加法语活动节的同学们,了解了此次参赛以及背后的故事。从他们的故事中,我们可以真切看到,川外成都学院学子的优异风采。

 唱歌排舞精挑细磨  短片定稿只争朝夕

由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主办的法语活动节,每年的规则都略有变化,今年的比赛项目是法语歌曲和法语短片,每项比赛奖励前三名,共六份大奖。

在寒假前,法语专业就针对歌曲比赛进行了校内初选,郑好和孟妮因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扎实的法语基础脱颖而出。

现在的郑好留着一头利落短发,言行间洒脱大气,开心时哈哈大笑,说到激动时手舞足蹈。比赛时,有7年拉丁舞经验的她选择了动感舞曲《battez-vous》,指导老师杨惠评价说,“她的人就像这首歌一样热烈”。而孟妮恰好相反,她人如其名,有一种“小妮子”的甜美感,加上细腻温柔的声线,一首《La ceinture》被她演绎得深情动人。两位女生一静一动,赢得了评委的青睐。

为了呈现最好的现场效果,郑好和孟妮做了近三个月的准备,从气息、发音到表演方式,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雕琢:郑好自编自排舞蹈,孟妮请到了外援搭档——吉他手王新茗、小提琴手李昊霖为其现场伴奏,这些都无疑成为了加分项。

与歌曲比赛不同的是,法语短片比赛准备作品的时间只有两天。3月8日早上,邬小凤和刘强接到通知,要分别制作跟法语相关的短片,两天后就要上交参赛。两人用一上午的时间收拾好没有思路的空白状态,当天下午就开始构思,着手准备拍摄事宜。在指导老师邓慧丽的印象里,邬小凤是个做事认真,想法细腻的小清新女生,在她的短片中,不同老师和同学对着镜头述说他们与法语的际遇,邬小凤白天录视频,晚上熬夜做后期,“那两天只睡了三四个小时。”

相较于邬小凤的单打独斗,刘强、李映雪、李思亮、周谷雨的抱团合作要稍微轻松些。他们分工明确:李映雪、刘思亮负责写文稿,周谷雨进行场景的选择和拍摄,刘强则出镜讲解。他们在短片中融入了成都的法国品牌、法语课堂等元素,将“了解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”娓娓道来。刘强认为,如果学习法语不去深入了解法国文化,就好像吃四川火锅不吃辣椒一样。

忙碌的两天后,邬小凤和刘强团队如期提交了参赛作品。“惊讶”是邓慧丽老师看到片子后的第一反应,“想不到他们能在两天内做出这么有想法的东西。”

 班级“巡演”磨胆练声  师生齐聚现场造势

事实上,这次投入到本届比赛中的远不止参赛的几位同学,法语意大利语系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这次活动。比赛前,系领导就告诉指导老师和同学们:“你们放心大胆去做,有需要尽管提,我们解决。”

“有了这样的后盾,做事情就不会有顾虑了。”邓慧丽老师感叹道。为了锻炼郑好和孟妮的舞台表现力和胆量,赛前一个星期,老师便安排她们进行“巡演”,就是在系上随机选一个班的同学作为观众,两人到讲台上轮流演唱参赛曲目。“巡演”5次后,两个女生的胆子越练越大,正式比赛时一点也不紧张了。

3月19日比赛当天,面积不大的成都方所里几乎有一半人都是我院的亲友团,其中包括邓慧丽和杨惠等十几名老师和数十名法意系的学生,“现场呼声特别高,有种主场作战的感觉,这可能也是她们能获奖的原因。”回忆起比赛氛围,邓慧丽老师和杨惠老师脸上都露出回味无穷的兴奋。

专业成绩毋庸置疑  坚持不懈气质外露

我院法语专业的同学成绩一向漂亮,不论是专业过级率还是各项竞赛的成绩,总是名列前茅。当杨惠、邓慧丽老师说起这些时,言语中满是自信与骄傲,“不管在什么类型的竞赛上,我们的学生都不会比其他学校的差,甚至比他们更好。”邓慧丽老师认为,法语学生有种“学霸特质”,她拿平时的听写打比方,每次做完听写不用给答案,直接把某某同学的答案给大家当标准答案就可以了,“就是这么厉害,系里像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。”

学霸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坚持。很多同学在考过专四后,会陷入一段时间的松懈期,但法语同学仍坚持每天上早晚自习,每天练听力。郑好就是这方面的典型,她对语言学习有着极大的热情,不仅法语流利,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意大利语和德语。刘强除了专业成绩优秀,还凭着活泼外向的性格,结交到了很多法国朋友,在跟他们的交流中,自己的听说能力也在不断提高。

杨惠老师把他们的这种学习状态归为对法语的热爱,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学习的动力源于爱好。”

(记者:彭婕 李镓芪 马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