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校举行“深入理解当代中国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”专题研讨会

11月24日下午,我校在会议室(一)举行“深入理解当代中国 培养国际传播人才”研讨会。副校长沈光临,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西南信息中心市场主管侯璐璐,教务处、教育教学品牌部等部门负责人,各学院教师代表参加研讨会。

本次研讨会基于我校教师对《理解当代中国》系列教材的研究热潮而展开,该系列教材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,涵盖9个外语语种及国际中文,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言,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,提高学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,为推动文明互鉴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。

研讨会上,沈光临首先作了题为“《理解当代中国》之应用型外语教学策略”的主题报告,重点探讨如何更好地使用《理解当代中国》系列教材以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。他通过“圈内圈外”这一形象比喻,生动解释了传统外语教学和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差异,结合当今应用型外语人才需具备的六种外宣能力,指出我校人才培养应更注重新知识的摄入、实践的检验和创新能力的养成,建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务必重视“沟通”和“真实”,即通过空中课堂等方式让学生结交语友,锻炼沟通表达能力,引用当代中国真实的素材进行教学,让同学们感同身受、产生强烈共鸣,增强在未来工作中沟通中外的能力。

侯璐璐在发言中表示,外语教育工作者应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,深化对教材指导思想、总体框架、重点内容的把握,真正掌握教材的编写理念、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,提高教材使用和人才培养成效。教育教学品牌部主任单俊介绍了我校成为中宣部第二批“三进”试点高校以来的相关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,指出在使用《理解当代中国》系列教材时,应注重“德”与“专”、“中”与“外”、“知”与“行”的结合。

围绕《理解当代中国》系列教材的应用,研讨会重点讨论了“外语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”“外语类课程链构建”“课程设计理念与实践”“学习策略和评价体系研究”等主题,来自各二级学院的13名教师代表依次作了分享报告,从课程设置、教学方法、取得的成效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享了新文科背景下,课程思政建设和“三进”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成果,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

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行,有助于我校各语种专业教师准确把握《理解当代中国》系列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教学要求,锚定新时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。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,我校教师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、探索多种方式融合、跨文化思辨的外语教学实践,更好地把“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,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”融入到语言文化教学中,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国际传播人才。

供稿:教育教学品牌部 于小莉

摄影:融媒体中心  王凯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