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校举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科研交流研讨会


       3月24日上午,我校科研处在会议室(二)组织举办了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科研交流研讨会。学校党委书记、省政府督导专员高晋康,副校长沈光临出席,各职能部门、二级学院负责人,各学院教师代表参会。

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,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,开展跨学科前瞻性研究,打造集学术研究、咨政服务、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于一体的智库平台,学校决定立项建设区域国别研究中心,首批共9个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。授牌仪式上,高晋康、沈光临为获批立项建设的欧亚大陆桥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、海湾国家经贸研究中心、意大利研究中心、马格里布研究中心、拉丁美洲研究中心、朝鲜韩国研究中心、非洲葡语国家研究中心、美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、泛太平洋地区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研究中心等授牌。

调整后.jpg

科研交流研讨会上,来自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的林慧鸣系统分享了 AI 技术在科研与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。他介绍了小红书、哔哩哔哩等知识分享平台,重点推荐了 ChatGPT、DeepSeek 等国内外主流工具在对话交互、代码开发、文献处理等场景的实用价值。在科研实践中,他强调需以 "导师思维" 精准定位研究方向,通过优化提问逻辑提升 AI 辅助效率;教学应用方面,他现场演示了 DeepSeek 辅助课程大纲设计、自动化生成 PPT 及即梦 AI 多语种数字人制作技术,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路径,引发与会者对 AI 赋能科教的深入思考。

DSC08268_副本.jpg

在交流提问环节,高晋康回答了教师们关于 AI 生成文献综述、跨模态文件检索分析、敏感词过滤及科研选题创新等核心问题,通过现场演示 AI 指令构建逻辑,提出研究者应构建结构化提问框架并持续优化 AI 知识图谱和训练语料,通过人机协同深度进化形成学术原创性研究方案,为新时代智能科研范式提供了方法论启示。

DSC08385_副本.jpg

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标志着我校区域国别研究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,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提供了重要平台。未来,各研究中心将聚焦区域政治经济、文化教育、科技创新等前沿领域,深化跨学科协同研究,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研究话语体系。学校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探索 AI 技术与教育科研的深度融合,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学术创新能力,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注入新动能,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贡献教育智慧。

供稿:融媒体中心 陈右平
摄影:融媒体中心 王凯强